Windhover位于斯坦福大学,是一座4000平方英尺的单层沉思建筑。以已故艺术家Nathan Oliveira一系列冥想绘画命名,作为忙碌的斯坦福大学校园艺术画廊,也为学生及教师员工提供了一个可以缓解压力并重新集中精力的场所。
这个狭长的建筑,占地一英亩。整体设计以毗邻的橡树林为独特背景,并营造出了一系列空间。建筑和景观相辅相成的设计手法渗透到了设计的方方面面,从精心设计的入口序列,到内外空间的视觉及物理上的渗透性,再到建筑材料、光线和阴影之间的互动,无不透露出这种互补的关系。
该中心包括三个房间,展示已故艺术家的五大特色绘画。在里面,空间完全向橡树林间空地以外打开,15到30英尺长的百叶窗板,射进自然光线,统一艺术、建筑和景观。厚夯土墙和木材表面将在听觉、触觉、嗅觉以及视觉上进一步丰富沉思者的感官体验。
它连接着校园内使用率很高的一条自行车道以及一个大型宿舍。这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入口序列在忙碌的校园和教堂式的画廊之间构成了一个多重体验的过渡。在进入中心前,访客需要穿过一条银杏林包围的碎石路,以及一丛高大的竹墙,暗示着他们会摆脱外部世界的干扰。
建筑内部也融入了很多室外元素,意在营造静谧的沉思气氛。宽大的玻璃窗和垂直的框架让人仿若置身室外。在建筑后面设置了一个由夯土墙围合的一个静水池,一面由锈钢板条组合成的幕墙,并种植了一些竹子用来屏蔽周遭环境的干扰,以将访客的注意力集中到这片刻的宁静中。
建筑的中心是一个禅宗风格的庭院,身处其中既可以看到天空和毗邻的橡树林,也可以欣赏到远处树林中氤氲的景观。
从一开始,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便将建筑和景观设想为一个整合,这个概念基本渗透到了该项目的每个方面。甚至从对建筑的仔细选址便开始了。在临近建筑入口的街边,地面上就设计了巧妙的玄机。当游客步行穿过街道和建筑间的门槛时,进入神圣空间的感觉就开始了。一旦进入前门,访客就会感觉到建筑与景观的协调一致,场地纵向上四英尺的高差被坡度变化天衣无缝般地消化。缓坡随着细长的线性建筑而变化着,并在另一端的地面上消失。 高差上的细微变化虽然微妙,却也构成了深入沉思和体验的一部分。
除了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之间存在这种互补关系之外,在设计上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合作。整个过程中,设计团队与斯坦福大学宗教生活的院长以及学生合作,将他们的对该中心的想法融入了到设计中。他们还见了已故艺术家的家人,并在他的工作室逗留了一段时间,以确保新建筑能实现对故人的敬意。
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这个项目反映出了许多独特的挑战。要想制造出私密感,视觉上需要在相邻的街道,自行车道和宿舍等空间中挑选出不易被注意到的地方。设计团队通过使用渗透性设计平衡了隐蔽性和安全性的问题,营造出了一种带有渗透性的围合感。具有屏障性且稀松的植物保证了开放性和可见性,在一天的任何时候都能让人感觉安全。考虑到校园住宿的特点,设计团队认为保持该景观庭院在晚上开放非常重要。即便建筑关闭了,学生也应该可以到中心庭院内绘画,并享受冥想空间和自然环境。
场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对项目也有很大影响。毗邻的橡树林是蝾螈栖息地,在施工过程中受到了仔细的保护。此外,场地内还包含了一些本地橡树,加利福尼亚胡椒树和校园内仅有的一个桧树。项目团队一直围绕着敏感的生态系统进行设计并选择建筑元素。可持续的原则也影响着该项目的种植设计,包括选用了耐旱和低维护的植物品种。
该项目中使用的创新材料也使其更加融入自然,这也是该项目着力进行整体设计的理念。夯土墙、腐蚀钢板、石头、水、砾石和被腐蚀的花岗岩使游客置身于一个质感丰富的环境中。这些材料放大了短暂感官的体验,吸引游客能够更加敏感地注意到脚下石块的嘎吱声,微风吹拂下的水面运动,以及光影在墙壁表面上的韵律。
设计团队为该项目设想的简洁构造需要周密的细节和高水平的工艺,而紧张的时间和预算让实现目标变得复杂很多。为了利用有限的资源打造高水准的品质空间,景观设计师运用创新策略保持了设计的完整性。这些策略包括从大学的“骨场”(一个放置了以前的建筑项目剩余石块的场地)收集的雕塑元素,详细设计浇筑了一个静水池, 而这些都依赖仔细的细节处理和严谨监工才能保证质量。 此外,在没有喷泉顾问的情况下,景观设计师与承包商合作设计并建造了静水池的机械系统。
该项目以通过反思和沉思来保持个人幸福感为前提,结合艺术创作与自然元素来塑造一个精神场所。 Windhover为斯坦福大学校园提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使学生可以在这里放下日常学业上的重担,恢复内心的平静,反过来重新注入精力、创造力和激情。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不做商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