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提升日益重视,但是怎样激扬、传承和提升,需要切切实实的抓手来实现。
以传统土木建筑为例,其中的
夯土墙、木结构、青砖灰瓦......这些宝贵的遗产实体,历经风吹雨打,很多的状况不容乐观,或岌岌可危,或残垣断壁,它们作为传统文化的直接承载者,担负着重要任务,没有这些建筑遗产,保护和传承文化又从何谈起?
中国是全球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其中大部分都与传统建造有关,如长城、大运河、
夯土墙的福建客家土楼、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等。
然而,经过千百年风吹雨打、人为破坏,这些价值非凡的历史遗产也曾或正在面临年久失修、坍塌毁坏的严峻形势。
保护民族遗产,传承历史文化,不容有失,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拯救其将颓,挽救于旦夕?采用什么方法解决古建筑老民居出现的问题……
朴之原建筑肌理研究院持续发力、研究与践行,以实际行动卓有成效地检验创新成果。
两个案例:一城墙一河堤,一个嘉峪关长城,另一个大运河华家口段堤坝,不同的名字,都采用夯土工艺。
位于西北黄土高原、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关长城,为
夯土墙建造。它的历史可溯至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现在的长城墙体主要建于明代,在人类和自然长期和双重的损坏侵蚀下,出现的问题较多,情形不容乐观。
经现场勘察、室内测试和资料分析,得出结论:嘉峪关长城夯土墙体存在表面风化、裂隙发育、局部坍塌、酥碱粉化和人为破坏等五大主要病害,尤其人类活动对遗址的破坏最为严重。于是,文物部门投入数千万元修缮墙体。
在接下来的夯土墙体保护性修缮中, 技术专家以同类或相近材料砌补填充,确保补料、施工工艺跟遗址建造的原工艺类同。
通过土坯砌补、裂隙注浆、冲沟整治、墙顶墙基排水、表面防风化加固等措施,对局部悬空失稳、局部掏蚀凹进的墙体支顶,裂隙则灌浆充填,恢复遗址本体表面散排水,防止渗水和坍塌。
事实证明,对夯土墙长城进行修缮非常有效,不仅修旧如旧,而且在紧接着到来的暴雨季,它安然无恙,顺利过关,与未修缮部分坍塌形成鲜明对比。显然,前期研究把准了脉,开出的方子措施有效,结果圆满,为历史遗产保护找到了一条新路。
同样是世界遗产的大运河,也采用夯土工艺。这座华家口堤坝,曾是运河的繁华段,过去码头人来船往,好不热闹,当年乾隆下江南就经过这里。
二十世纪初,为使堤坝不再决口,当地人采取最底部原土层打木桩、毛石打垫层,垫层之上用灰土加糯米浆逐层夯筑的方式,修建这座夯土险工。建好后的上百年时间里,它果然风平浪静,再无决堤。
一百年来,历经河水风雨侵蚀,以及冻融风化、堤顶过车震轧等多种因素影响,坝体失去内聚力,出现剥落、疏松、不均匀沉降、内坡下滑等,夯土层损伤较重。
随着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清单,它的夯土修护被提上日程。为最大限度保留其原真性和完整性,技术工程师采用传统方法:钉木楔连接新旧坝体、新坝体配料加糯米汤。
由于原坝体坚固无比,在钉木锲时,要先用电钻打眼,才能将经过防腐的木锲钉进墙内,然后在外面做新坝体。为熬制米汤,仅糯米就用了一百多袋。这样修护不仅使新旧墙体结合紧实,而且新坝材料与旧坝相同,一样的坚固耐用。
朴之原夯土墙修缮古建筑,遵循“师法自然,用心精益”“融入自然,修旧如旧”“保护遗址,传承文脉”的原则,在保证材料及新修部分经久耐用、防水抗渗的基本前提下,擅长以立面肌理凸显修缮对象的美学效果,承袭传统,质感独特,深具历史文化内涵,完美呈现出(原)建筑艺术美。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不做商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