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之原:一家专业生产清水混凝土、夯土墙、仿木仿石等建材实业有限公司。

寻根夯土墙,致敬中国土木建筑13

来源:朴之原    作者:    日期:2020-11-16    浏览次数:

导读:随着明清烧砖技术成熟,砖墙大量出现,夯土墙便从原本占据土木营建的半壁江山,彻底退化到地基的功能。当然,这指的主要是以皇家建筑为代表的上层社会的房屋。
经过发展,传统土木建筑中的地基成为独立系统。而且考古发现,最早即便是个土坑,坑面也会经特殊处理,大地湾遗址就是一例,年代距今约5000年的编号F901的建筑:

“主室的面积为131平方米。居住面坚硬平整,呈青黑色,色泽光亮,外观极似现代水泥地坪,系由砂粒、小石子和人造轻骨料与胶结材料混合而成的地面,经过反复细致打磨加工,其地面的物理化学性能,经检测接近于现代混凝土地面,被认为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
大地湾考古遗址
▲位于天水的大地湾遗址
夯土墙遗址
▲大地湾遗址F901号建筑
 
除了屋面的处理,另据文献,早在殷商时期,奴隶主的房屋就建在高台上。春秋战国以来,高台建筑逐渐走上顶峰。历史上有名的高台建筑,如秦朝的咸阳宫、汉代的古汉台、未央宫。
夯土墙宫殿
▲咸阳宫剖面图

▲未央宫复原图

▲古汉台
 
还有,三国时期曹操修建的铜雀台,殿宇百余间,仅台高便10丈,15丈高的五层楼再建于台上,离地高达27丈,遂将古代高台建筑推向顶峰。

▲现代复建的铜雀台
 
►高台建筑:在古代利用天然土台或人工夯土台建造房屋,最高的土台有20米,一般为5米~15米。高台建筑位置高敞,眼界开阔,外观宏伟,庄严尊贵,既可登高远眺,又能避水防潮。

可见,在商周以至秦汉,大型建筑不仅已经注重地基地面,而且还考虑防水避湿,再于地基之上建造土台,土台之上方才夯土墙、起华屋,故其时有“高台榭、美宫室”的赞美之词。《墨子》论及早期房屋时,称“下润湿伤民”“室高, 足以辟润湿”,就说明建造高大土台的意义。

利弊相随,水火相济。在土木建筑发展中,土台与夯土墙、木结构一样,很少能像石头建筑那样坚固。木结构华丽精巧,是主要的承重结构,而且高大木柱得之于石础的垫衬,免于受潮腐烂困扰,却往往失于火患;夯土筑成的万里长城以及城池,坚固无比,无数次抵挡攻击与入侵,却难免风化、坍塌、粉化和人为破坏而受损。

▲古建筑的石柱础
 
若以隋唐为界,其后人们聚焦于创新木结构技艺,与之前因注重夯土地基、夯土墙身的营造,为木结构技艺的精进打下坚实基础不无关系,这才使木结构最终能够从土木建造中脱颖而出,以技术之集大成者而光灿后世,成为中国古建筑材料与技术的老大。

随着明清烧砖技术成熟,砖墙大量出现,夯土墙便从原本占据土木营建的半壁江山,彻底退化到地基的功能。当然,这指的主要是以皇家建筑为代表的上层社会的房屋。

以故宫的考古挖掘为例,地上为红墙砖瓦琉璃顶建筑,之下则为十三层夯土地基,它由一层土、一层砖交叉夯成。土是很纯的黄胶泥,砖里混琉璃瓦及极少瓷片,结实无匹,牢不可破。
夯土地基
▲故宫的13层夯土地基
 
至此,我们梳理中国土木建筑发展,可以发现从古至今,伴随着生产力与新生产工具的渐次出现,在先人智慧繁衍与刀耕火种的实践之下,经历穴居、构巢、挖土、奠基、堆土、高台、木构和夯土的各个历史阶段,土、木、砖、石、瓦、竹……诸多建材,依次登场,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在历史长河中安守其位,承上启下,终于谱写出中国建筑文化源续发展的壮丽篇章。
朴之原现代夯土墙
♦朴之原参建的夯土墙城墙,高大巍峨,沧桑雄劲
 
朴之原建筑肌理研究院,六大系列上百款新型夯土墙,以生态环保、防水抗渗、坚久耐用、肌理丰富和底蕴深厚著称,不仅解决当下城市化进程加剧、建筑废料增多、污染日益严峻的问题,而且回归自然,大气质朴,赋予人们诗意空间,实属现代建造与装饰首选。
上一篇:寻根夯土墙,致敬中国土木建筑12下一篇:寻根夯土墙,致敬中国土木建筑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