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之原:一家专业生产清水混凝土、夯土墙、仿木仿石等建材实业有限公司。

国内彩色清水混凝土建筑:内蒙古正蓝旗元上都遗址博物馆

来源:朴之原    作者:小原    日期:2019-03-20    浏览次数:

导读:元上都遗址是中国元代北方骑马民族创建的一座草原都城(1260年由忽必烈于此建元上都,是元代和元大都交替使用的两个首都之一)的遗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五一牧场境内、闪电河(滦河上游)北岸冲积平地上,这里山川雄固,草原漫漫,层叠深远;整个遗址分为外城、内城、宫城三重,外城周长达9km,保存完整,尤其适合登高远眺。遗址的城垣、宫殿的台基由黄土夯筑,外面包砌砖石,砖石随着时间的流逝剥落散布,夯土墙体外露,一道道水平向的筑造痕迹诉说时间的沧桑。
元上都遗址是中国元代北方骑马民族创建的一座草原都城(1260年由忽必烈于此建元上都,是元代和元大都交替使用的两个首都之一)的遗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五一牧场境内、闪电河(滦河上游)北岸冲积平地上,这里山川雄固,草原漫漫,层叠深远;整个遗址分为外城、内城、宫城三重,外城周长达9km,保存完整,尤其适合登高远眺。遗址的城垣、宫殿的台基由黄土夯筑,外面包砌砖石,砖石随着时间的流逝剥落散布,夯土墙体外露,一道道水平向的筑造痕迹诉说时间的沧桑。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是配合元上都古都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配套项目。主要功能包括展厅、观众服务、藏品库房、内部办公、考古科研等。
元上都遗址南向5公里,有一座平地隆起的草原山峰,名叫乌兰台,相传是当年忽必烈为拱卫元上都而在此设置的烽火台之一,山顶有一座巨大的敖包,由当地牧民长年累月以块石堆垒而成,蓝色的哈达随风飘扬。登上乌兰台顶,顿觉天地的宽广在眼前平铺延绵,而遗址城垣的人工矩形携着巨大的尺度,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受自然的广袤永恒和王朝的兴衰变迁。博物馆即选址于乌兰台东侧面向遗址方向的半山腰处,参观者由南而来,绕山而行,通过东北侧山脚下的道路进入博物馆区,有隐藏而豁然出现之感。
设计结合并充分利用现状废弃的采矿场来布置博物馆的建筑主体,以修整被采矿破坏的山体。博物馆工作人员入口设置在现状的一处折线形采矿条坑南端,并将办公考古科研用房沿折线凹地布置,且沿山坡形状覆土;保留另一处现状圆形矿坑,修整作为博物馆的下沉庭院,观众服务区环绕着此庭院。遵循对文化遗产环境完整性的最小干预原则,将大部分建筑体量掩藏在山体之内,仅半露一小段长条形体,隐喻遗址的城垣,将其由正北向东旋转18度,与山体等高线相交,并指向都城遗址中轴线上的起点——明德门,使建筑对遗址有理想的视角和轴线关联;而由明德门处看遗址博物馆,建筑则缩为一个隐约的方点,体现出对遗址环境完整性的尊重以及人工与自然的恰切对话和协调。
沿着博物馆的内外参观路径设置了一系列远眺遗址和草原丘陵地景的平台,直至到达山顶敖包,长长的路径和不断停驻的平台是博物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将元上都的历史、文化和景观在此串联。
另有游客接待中心(包括车库、工作用房等)设置在乌兰台西南侧山脚面向游客前来的方向。也采用覆土的方式将建筑全部隐藏,只留出进入庭院的开口挡墙,可由庭院通过室外阶梯上至屋顶草坡。
“乌兰”在蒙语中是“红色”的意思,在山体裸露的地方和敖包上面随处可见红色的山石,“乌兰台”应该即是一座“红色山岩之上的烽火台”之意。后来建筑施工过程中开挖的山体的确是由红色的山岩构成。因此,建筑主体的外墙和平台、挡墙都采用了一种掺氧化铁骨料的清水混凝土,使外露的建筑体量呈现出一种斑驳的红色,犹如从山体中延伸而出,与四季变化的草原丘陵相应和,呈现出广袤与苍凉的场所气质。
以上就是朴之原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清水混凝土建筑案例分享,现在清水混凝土愈来愈多的运用在现代建筑中,朴之原秉承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打造的清水混凝土已被众多设计师和客户所认可并使用。如有需要,请拨打电话咨询或者来朴之原展厅参观。
•    

 
上一篇:清水混凝土咖啡馆下一篇:清水混凝土结构:北京奥林匹克网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