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埃及使用土坯砖早在5000年前,持续长达2000年之久,古埃及建筑的主要材料是泥砖(即土坯砖),他们用来建造房屋、城墙、墓圹内壁、享堂及其祭台,许多神庙的外城墙,也用土坯修建。土坯墙相对于
夯土墙而言,还是简单、省时、省力些的。
我国古代对土坯的应用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开始了,毫无疑问在技术含量和墙体质量上,夯土墙是远强于土坯墙的,这种优势转化为抗腐蚀抗打击方面,是荒蛮的古代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在早期,土坯或堆土成墙,就能满足防卫的需要,且易于维护,便成为主流的墙体。
就4000年前左右的遗址考古发现,其城墙采用夹心土坯墙,外面砌上土坯砖,内里填土为夹心,这样的墙体相对于同等厚度高度的夯土墙,重量肯定远远低于后者。这样做的好处,首先它已经可以满足防卫的需要,其次它易于修建,时间快,且易于拆除,不费时间不费人力,第三当然是工程学意义,因为轻对地基压力下,那么地基无需重点打造,稍加垫土即可。
可以想象到,在流动性较大的古代,只要不打算建立长期的国都性质的根据地,其四周防护围墙大可不必采用夯土墙那样建得牢不可破。夹心土坯墙减少工程量,也可以有效地缩短工期。人工投入量也远低于同等体量的夯土墙。在夏朝国家体制形成之前,没有集中的王权,部族常常迁徙,作为游牧或渔猎文明,流动性是很大的。处于荒蛮年代的人们,可能过了今天便不知道明天会到哪里,面包又在哪里了。
同夯土城墙相比,夹心土坯城墙的弱点也是其优点,在短时间内,人为可以摧毁,比挖平夯土城墙要容易和迅速得多。只要扒散拆除土坯挡土墙,杂土便随即土崩瓦解。将城墙土及时运走填沟填坑,甚至打碎肥田,地表墙体无需多久便荡然无存。即便残留一定高度的高于地表的墙根,也因雨雪冻涨,自然风化,快速分解为尘土,以至令今天的我们很难继续对其进行考古挖掘,这也是4000多年前的遗址很难被发现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