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土木建筑的源头,要追溯到“穴居野处”“构木为巢”。所谓“穴居”,就是挖土洞而居。然后由地洞,到对地基的处理,再到萌芽出夯土,就出现了基于
夯土墙的地面上建筑。从此以后,可以清晰看到一条夯土工艺的千年发展之路。
顾名思义,夯土是反复捶打将泥土压实的建造方式,是中国古代土木建筑流行的工艺。万里长城、秦始皇陵、故宫、布达拉宫等古建遗址,地基或墙体均为
夯土墙。
近年来,传统
夯土墙工艺材料升级之后,不仅在现代建筑园林中受到特别重视进而风靡,也调整着民居惯用砖混钢瓷的风向。
今天,当生土加入适当改性材料,更新建造工艺,愈加美观和坚固的现代夯土墙终于回归,并以新面貌示人。
♦生态景区选用的朴之原夯土墙
与传统土房(土坯、窑洞和版筑夯土)相比,现代新型夯土墙的材料、施工工艺、坚固及美观程度有了质的提升,今非昔比,又能富含历史而保留传统文化风貌。原料和工艺改进,让其更加光洁漂亮,也更加坚固抗震、防水耐用。
在建造现代夯土墙之前,要就地取土样进行实验,并测算出制作的最佳原料配比,经过改性以满足现代建筑设计要求,如作为承重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作为建筑装饰的肌理效果等。
♦朴之原某型夯土墙肌理(局部)
“新”的体现,首先是材料新。夯土墙材料全部就地取土,经破碎、晒干和筛选,按一定比例加入砂石骨料、胶凝结料和纤维抗裂材料,制作成复合夯土。若需承重,在夯实中,可内嵌薄壁方钢管,或附以混凝土构造柱,便成建筑外墙墙体。
♦室内装饰的朴之原夯土墙
施工工艺也较传统夯土墙有所不同。拌土、浇筑、打夯等大多数环节由人工变为机器,筑墙使用的模板也由传统手工木板变为钢木或铝合金板,自动化机械令整个工期缩短,效率提高,建造品质也相应得到大幅提升,约300㎡的新房,区区数月便可完成建造。
♦朴之原施工的夯土墙呈现
现代夯土的建造原理大体类似,都是在生土中添加改性材料,在墙体中增加型材做承重结构。国内科研院所和专业机构对现代新型夯土墙的研究各有侧重,关注点即有差异,有专注材料的,有着力结构的,有聚焦施工的,也有像朴之原在保障品质的同时,专业致力于建筑表皮肌理的艺术研究与实践。
♦朴之原新产品:10mm厚度地质砂岩墙
现代新型夯土墙因为“新”,一定程度阻碍了大众化推广和个人自主建造,主要是材料配比的技术难题和模板工具的障碍,尤其建筑艺术与表皮美学的呈现方面,更要依靠专业机构才能达到理想的完美效果。
♦朴之原新产品:3mm薄壁夯土墙
生土料的不同主要体现为成分组成、粒径等,各地土壤差异大,甚至同一座山的山坡和山脚的土壤都不相同,这就造成生土改性配方的不同,决定无法共用夯土墙材料配方比例。此外,破碎机、搅拌机、捣固机和各种夯土机,以及铝合金模板等,相对于民居建造,购置成本的确不菲。
再加上对新型夯土工艺的陌生,非专业建造容易导致管理和材料损耗,经济上可能接近甚至超过砖混单价,成本优势无法体现。但综合来看,夯土墙在特定效果呈现上,几乎没有其他材料能够替代。
朴之原,专业的夯土墙机构,致力于建筑表皮装饰与夯土肌理艺术的研究实践,旗下朴之原建筑肌理研究院坚持技术与艺术双发,专注于表皮饰面的研发攻关。截至目前,已推出上百款产品及工艺。
♦重点国保单位采用朴之原新型夯土墙
朴之原夯土墙彻底解决了技术和施工弊端,具有生态环保、防水耐候、施工便捷高效、养护简单、建造与维护成本低等众多优点,在民居民宿酒店建造及老屋修缮、历史遗址和旅游景观打造上,更以肌理丰富、质感沧桑、可个性化定制等,广受设计师和业主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