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之原:一家专业生产清水混凝土、夯土墙、仿木仿石等建材实业有限公司。

针对夯土墙缺点的一种现代改良工艺

来源:朴之原    作者:    日期:2019-03-25    浏览次数:

导读:人类从来没有停止技术创新的脚步,进入近现代以来,一浪高过一浪的工业革命促进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在房屋建造技术上,随着新建材、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千百年来夯土墙工艺被人们用现代眼光重新审视,发现并不尽如人意,于是融合与改良敲响了夯土建筑的大门。
夯土墙工艺在过去时代出色地完成了它伟大的使命。即使今天,广袤大地的江南塞北仍然有无数遗存,比较著名的如新疆吐鲁番的交河故城、福建客家土楼、中原版筑墙房屋、云南土掌房、陕西椽打墙、四川西北的碉楼等。该项技术最早可追溯到四千年前的龙山文化,因为考古发现过其时利用夯土技术建造的台基、城墙和墙壁。
夯土墙材料
几千年来,围绕着泥土、夯土技术、夯土墙等的优越性——就地取材、造价低廉、冬暖夏凉、天然融洽、环境生态,推动着夯土为墙的民居、城墙、宫殿、陵墓遍布东西南北中,以丰富的历史文化社会内涵,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区域的、民族的夯土传统,成为我国土木建筑的根基。

毋庸讳言,传统夯土墙也有较多的不足:(1)自重大、强度低、耐久性差;(2)夯土墙在使用过程中因局部受压或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原因,夯土墙会出现竖向的贯通裂缝,既影响了夯土墙建筑的安全,又影响了夯土墙建筑的美观;(3)夯土墙的强度较低造成夯土墙砌筑而成的房屋一般多为一层结构,且墙体较厚,砌筑高度一般在4~5m左右,空间利用率低,建筑用地不能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
夯土墙支模具板
民间老工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技术补救,在夯土墙砌筑成的房屋的檩下设置刚性垫块、设置基础圈梁及在夯土墙土体内加入“草筋”等。这些方法一定程度解决了局部受压、地基不均匀沉降和竖向贯通裂缝的问题,但新的问题产生了,主要是新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的土体拉裂以及拉结能力有限、耐久性差;其次,简单的加厚加宽并无助于夯土墙根本问题的解决,反而增加其自重。
夯土墙耐久性
劳动者的智慧是无穷的。朴之原在多年不懈的工程实践中,反复总结,不断创新技术,克服传统工艺不足,研发预压力夯土墙。这是朴之原现代新型夯土墙的一种,主要在夯土墙体内,按照高度增加相应的预应力钢筋,沿长度和厚度方向均可设置,从而给墙体前后两端形成向内的挤压力,使墙体处于多向受压状态,有效提高其抗压、抗剪承载力,避免竖向通缝的形成,保证使用寿命,而且降低了墙体的高厚比,在不增加墙体厚度的前提下,轻松方便提高墙体的砌筑高度。
上一篇:夯土墙修复:大明宫遗址保护试验下一篇:东西方两种夯土墙建筑设计:客家土楼与Musgum泥屋